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闵家寨的传说

    信息发布者:a1365392256
    2019-09-18 17:09:41   转载

    临沂汪沟:闵家寨的传说


      在山东临沂汪沟镇,有个村子叫闵家寨,这个村子有2400多口人,而且村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姓闵。既然是闵家寨,而且大多是村民都姓闵,那么这与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闵子骞有没有联系呢?


         费县文艺创作室主任王文明:为什么叫闵家寨呢?相传闵子骞到费地做邑宰的时候,把家眷也带了过来,就住在这个地方,以后他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,人数逐渐增多,就行成了一个村落——闵家寨。



         在汪沟镇,闵家寨属于第二大村,也是有名的孝贤模范村。虽然闵子骞并不是出生在这里,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也很短,可他的子孙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。千百年来,闵家寨的村民因为有了闵子骞这样的祖感到无上的荣耀。

         闵子骞后来定居在闵家寨,但他的祖居地并不在这里,而是在当时宋国的相邑,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一带,后来鲁国的季桓子推荐他做了费宰,那么闵子骞到底有什么为人称颂的德行呢?这里边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说,那就是鞭打芦花的故事。



           闵家寨村民闵凡宗:传说闵子骞小时候,他的母亲就去世了,他父亲又娶了个后娘。后娘不喜欢他,经常虐待他。冬天里,后娘给他用芦花缝棉袄,而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用棉花缝袄。有一回,闵子骞的父亲带着兄弟俩赶车去做生意,路上二儿子一点也不冷,闵子骞冻得浑身发抖。父亲很生气:“你怎么回事?你弟弟比你还小,都没感觉到冷,你大了反而冻得哆嗦,真是没出息!”父亲越想越生气,抽出鞭子就打闵子骞,没几下就抽破了棉袄,露出好几朵芦花来,他恍然大悟:原来是继母对儿子不好,用芦花套袄。回家后就写了休书,想把后母休掉。闵子骞知道后,立即跪在父亲面前,泪流满面地说:“宁可一人冷,不叫三子寒。”坚决不让父亲休掉后娘。后娘十分羞愧,也很受感动,从此待闵子骞如己出。这就是鞭打芦花的故事。


         闵子骞以孝行闻名天下,孔子听说后,对闵子骞大为赞赏,收他为自己的弟子,从此闵子骞就跟着孔子学习,贤德与颜回并称,成为孔门72贤人之一。


         闵子骞因为“鞭打芦花”的故事而闻名天下,在中国古代《二十四孝图》中名列第三。中国古代有“举孝廉”的传统,可闵子骞不想为官,季桓子推荐他做费宰时,他百般推辞。后来经过孔子的劝说,他才千里迢迢来到费地上任。


         费县文艺创作室主任王文明:闵子骞任费宰仅仅一年的时间,但很有政绩,老百姓都很拥戴。而且他十分注重节俭,不乱使民力,不乱摊派赋税,可以说是爱民如子。所以她的名声越传越远,远近闻名。



         闵子骞做费宰仅仅一年的时间,因为看不惯季桓子的行为而愤然辞职,从此告别了家人,跟随孔子周游列国、四处讲学,很少再回到闵家寨。51岁时,闵子骞在长清县游学的马车上病逝。


          闵家寨村民闵凡宗:闵子骞死在马车上,人们抬着他的棺材回老家,走到济南高家园的时候,累了在半路上休息。突然来了一阵大风,飞沙走石,遮天蔽日,吹得人们挣不开眼。没大一会,风停了,眼前出现了一座坟墓。人们觉得这是天意,不能动了,于是闵子骞也就葬在这里,没有再搬走。


        这里就是闵氏家族的墓地,距离闵家寨2公里左右,闵子的儿子闵沃赢死后就葬在这里。

         闵子骞死后葬于济南,今天还有他的墓地。在曲阜的孔庙里,也建有闵子祠,并有他的塑像。此外,鱼台县的闵氏后人也为他修建了闵子祠。


        闵子世称笃圣。闵家寨的闵氏后人为了纪念先祖的贤德,在唐朝就修建闵子祠,当时的规模不是很大,后来又经过多次重修,文革时期又被毁掉了。2003年,全国各地的闵氏后裔自发集资,建起了笃圣祠。


         据闵家寨闵氏后人介绍,历朝历代中,闵氏家族名人辈出,新中国成立后,从闵家寨走出去的县级以上干部就有近百位,他们在各个岗位上,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力量。现在闵家寨的村民正准备增修闵子祠,让祖先的贤德发扬光大,世代流传。
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